“大院”的前身是东北体育训练班,一直在丹东蛤蟆塘基地,后来迁往沈阳。
“大院”的原址是辽宁省体育宫3层小红楼,当时省领导对体育工作十分重视,经过协调借用原沈阳体校用地,于1953年11月23日成立了运动系,即今天的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97号。
“大院”曾先后叫过“东北体育学院竞技指导科”、“沈阳体育学院运动系”和“辽宁体育运动训练班”♻️。后来“大院”一度被称为“运动系”,就是这么来的。
1985年9月29日,“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正式挂牌,“大院”的称谓沿用至今☁️。据杨宗群介绍,原来这块地是东北大学的,那时的范围比现在大,西边到了南运河,北边挨着南湖公园和东北大学,东边快到浑河大坝了。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很荒芜。
河对面是刑场,东边挨着医大的狗圈。
现在,“大院”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教学楼两栋,6.41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运动场馆,1.062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3884平方米的学生餐饮中心,可供近2000名运动员学习、训练。
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现在设有足球、篮球、排球、柔道、摔跤、举重、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9个运动项目、24支运动队(过去还有田径、游泳、体操等项目),先后培养出姚景远、李月久、陈跃玲、庄晓岩、王军霞、孙福明、丁美媛、王楠、杨昊、郭跃等19位奥运会冠军,他们共夺得23枚奥运会金牌;56人、151次获得世界冠军;119人、220次获得亚洲冠军;1216人、1067次获得全国冠军。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曾是辽宁体育的一面旗帜。1989年7月24日,前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为“大院”题词,“金牌工厂,冠军摇篮”。
2010年的早春三月,春寒料峭。为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3年第12届全运会,我省体育系统的新一轮改革几近尾声。作为我省体育训练单位的排头兵,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面临着“整体搬迁”与“项目精简”的窘境,曾经蜚声国内体坛的“金牌工厂”将落下其辉煌的幕布。
金牌工厂只剩下四条生产线
在新一轮“奥运周期”和“全运周期”里,辽宁省体育局对全省竞技体育项目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布局,在“大院”原有的9个运动项目中,三大球、三小球被划归到各运动管理中心,举重、摔跤、柔道3个重竞技项目保留,武术则成为“大院”的新成员。 “金牌工厂”的9大生产线,仅剩下了3条,而武术则是非奥运项目。对此,一位亲历过“大院”辉煌的老教练不无伤感地说:“自己 ‘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就这样走了,真有些舍不得。就剩下举重、摔跤、柔道3个重竞技项目了,没有赞助,进入市场艰难,又不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普及,‘大院’的辉煌恐难再现了。 ”
的确,举重、柔道两个重竞技项目曾培养出姚景远、丁美媛、庄晓岩、孙福明、袁华、杨秀丽6位奥运会冠军,但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辽宁女举开始步入低谷;辽宁女柔在2009年第11届全运会上,兵败齐鲁,寸金未见。只有辽宁女子摔跤在国内体坛保持着几个级别上的优势。一个时代结束了,昔日的“金牌工厂”到了谢幕的时候。
大院没了大院精神犹在
一场大雪过后,记者走进“大院”,训练场场地坑洼,训练楼内墙皮脱落,院内行色匆匆的人们都在为准备搬迁忙碌着。这还是传说中的那个“大院”吗?在“大院”的小路两旁,一个个矗立在寒风中的奥运冠军像牌虽然已经斑驳,但他们响亮的名字和影像好像讲述着“金牌工厂”曾经的辉煌;在甬道上身披白雪的世界冠军雕像,已经模糊了他们的面容,但他们见证了“冠军摇篮”曾经的传奇。
“大院”老了,到处是岁月留下的沧桑。这里的训练场馆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们在设计功能上早已满足不了现代竞训的需求。大量的训练设施已经陈旧不堪,不但满足不了备战奥运会和全运会的需要,就是日常训练也难以为继。尽管修修补补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歇,但这种坚持已经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怎么办?异地搬迁☯️。早在2007年5月,位于浑南奥体中心附近的辽宁体育训练中心就已破土动工。今年年底,待训练中心建成后,“大院”将整体搬迁。据了解,修建省体育训练中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置换辽宁省体育馆和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两块土地筹集的资金。
新“大院”的体育训练中心投资总额接近20亿元,选址于沈阳市浑南奥体中心周围,占地面积为28.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6万平方米,建设规划为A、B、C、D四个区。A区和B区是比赛训练区,A区为一座万人竞赛、训练综合馆,B区为游泳与网球中心,体育训练中心将成为集科研、医疗、身体训练、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建筑群。届时,我省20多个项目将在此集中训练,同时可承办国内外高水平赛事。与此同时,体育训练中心也将是我省举办第12届全运会的主要比赛场馆。
搬迁后,“大院”原址将进行商业楼盘开发。对于搬迁,“大院”人既依依不舍,又充满期待。奥运会冠军孙福明说,“‘大院’今后肯定不存在了,但‘大院’金牌工厂的精神还在,我们会在新的训练中心把曾经的辉煌延续下去!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运动员的伙食标准是每天1.5元,俗称“地勤灶”(即相当于当时机场地勤的伙食标准)。在“大院”工作38年的原辽足资深主帅那希君回忆说,那时“大院”一天的伙食安排是这样的:早晨牛奶、稀饭、鸡蛋、鸭蛋,中午香肠、炒花生米、馒头(油炸馒头居多)、油条,通常是两个荤菜、一个素菜。
那希君感叹道,那时“工薪族”一个月的平均工资也就49.5元,运动员每天吃1.5元伙食是很高的标准了。 “你想想看,那时大对虾才6毛钱一斤、大米不到一毛钱、带鱼两毛、鸡蛋一毛多,两块五就能弄一桌子菜。 ”那希君说,当时在“大院”当运动员是让邻里亲朋羡慕的事。
如今“大院”的“冠军灶”,伙食标准从百元到几十元不等,运动员有专门的饭卡。全国冠军或有夺冠潜质的重点运动员,都可在“冠军灶”用餐。由于用餐的运动员流动性大,因此“冠军灶”的伙食标准也是动态的,每逢全运会、奥运会这样的大赛,伙食标准会调高些。日常午餐,“冠军灶”有十多种菜肴,荤素搭配,营养丰富。
能吃上 “冠军灶”的运动 员 在“大院”内很多,但要 住 进“冠 军楼”,难度就大了,因为 “冠军楼”只分给世界冠军和世界冠军教练。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冠军姚景远曾向记者讲过,他就为住进“冠军楼”找过领导——第一批“冠军房”分配时他在北京,没赶上;第二批轮到他了,但“大院”却要按教练职称收费,不按冠军头衔收。若是按冠军头衔,姚景远只需交5万余元,但要按职称就得交9万元。后来经省领导协调,姚景远交了5万余元,如愿住进“冠军楼”。
“冠军楼”虽不是“大院”盖的,但住进“冠军楼”的却主要是“大院”里的世界冠军及世界冠军教练。据介绍,到目前为止,我省只建了两次“冠军楼”,分过两次“冠军房”。后来,国家取消福利分房,我省为奖励世界冠军及其教练,大多采用货币奖励的方式。□本报记者/朱才威
曾经缔造了辽宁足球“十连冠”的功勋教练之一的李应发,在谈到当年辽宁足球黄金一代时感慨万千,“当时,‘大院’的训练条件非常艰苦,都是土场,跑道是用炉灰渣铺的。后来,‘大院’特意为辽足建了一块草坪训练场,辽足的‘十连冠’和亚俱杯冠军都是在‘大院’时取得的佳绩。 ”